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网站
 
开课倒计时|国家级一流课程《锻炼心理学》MOOC第十二期将于3月4日上线!
发布人: 余晓畅    发布时间: 2024-03-02    浏览次数: 10

《锻炼心理学》是一门将体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重点讲述体育锻炼前、中、后的心理体验与体育锻炼间的关系。作为国内首门《锻炼心理学》MOOC课程,一经推出,好评如潮。

《锻炼心理学》MOOC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目前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运行11期,累计选课人数达3.1万人,在智慧树平台运行11期,累计互动2万余次。以该课程为依托的教学成果先后获批多项在线课程教学与改革项目,如华东师大精品力作(2013)、精品教材建设(2015)、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2015)、华东师范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课程建设(2016)等,结合课程内容,展开线下授课—讲座—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针对线上学习、线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形成锻炼心理学课程评价—反馈有效机制。课程团队在杨剑教授的带领下始终坚持锻炼心理学线上线下教学改革探索与发展。

新学期伊始,欢迎大家进入《锻炼心理学》MOOC课堂,《锻炼心理学》课程团队期待与您相遇,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开课时间

第十二期《锻炼心理学》MOOC上线时间为:

2024年3月4日(星期一)  上午10:00

选课方式:

方式一:二维码登录

I7FM3YX}C@HH(A3~K9VBU1U.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锻炼心理学》课程

方式二:网页登录

1.登录https://www.icourse163.org  

     2.搜索《锻炼心理学》

     3.点击“加入课程”


课程目标

1、了解锻炼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掌握锻炼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3、认识体育锻炼前-中-后的心理现象。

4、探索体育锻炼与心理症状或心理健康问题的奥秘。

师资介绍

课程大纲

1 锻炼心理学概述

1.1 课程导入

1.2 锻炼心理学的内涵

1.3 锻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4 锻炼心理学未来趋势

2 锻炼动机

2.1 锻炼动机概述

2.2 锻炼动机理论

2.3 锻炼行为的静、动态

2.4 锻炼动机的测量

3 锻炼与积极体验

3.1 积极心理学与积极体验

3.2 体育锻炼促进积极情绪的假说

3.3 体育锻炼促进积极情绪体验

4 锻炼行为理论模型

4.1 学习意义

4.2 锻炼行为中的相关理论

4.3 锻炼行为中的相关模型

5 锻炼与认知功能

5.1 认知功能概述

5.2 锻炼影响认知功能的假说

5.3 锻炼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与展望

6 锻炼与抑郁

6.1 抑郁概述

6.2 抑郁的测量及临床干预措施

6.3 体育锻炼与抑郁的关系

7 锻炼与自尊

7.1 自尊概述

7.2 锻炼与自尊模型

7.3 自尊的测量

7.4 锻炼与自尊的关系

8 锻炼与人格

8.1 人格概述

8.2 人格理论

8.3 人格的测量

8.4 锻炼与人格的关系

9 幼儿与幼儿社会发展

9.1 幼儿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9.2 幼儿社会健康发展概述

9.3 幼儿锻炼的影响因素

9.4 幼儿锻炼风险的预防策略

9.5 幼儿社会健康发展的锻炼方法



参考资料

杨剑.锻炼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杨剑,季浏,陈福亮.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陈作松,徐霞.锻炼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